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各科研人员不断深入探究科学技术,不断积累高新科技发展过程中的学术成果,在电子通信、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环境等优势学科领域具备创新性、前沿性、国际化的高素质科研水平。
序 号 |
专利名称 |
专利发明人 |
专利类型 |
简介 |
1 |
用于微纳尺度材料的原位扭矩测试装置和观察装置 |
申亚京、张立军、万文锋 |
发明专利 |
查看 |
2 |
使用共融盐高温剥离氮化硼粉末制备氮化硼纳米片的方法 |
支春义、王子峰 |
发明专利 |
查看 |
3 |
氮化硼纳米片与聚丙烯酸凝胶复合热界面材料及制备方法 |
支春义、江泓波 |
发明专利 |
查看 |
4 |
用于微纳样品的原位复合加载与测量装置 |
申亚京、陆豪健 |
发明专利 |
查看 |
5 |
一种吸能盒及吸能盒的制造方法 |
吕坚、高原、唐陶、姚璐 |
发明专利 |
查看 |
6 |
空调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陈嘉宇 |
发明专利 |
查看 |
7 |
基于近场光的纳米尺度成像系统、三维成像方法和装置 |
陈猛、张光烈、李文荣 |
发明专利 |
查看 |
8 |
基于氧化石墨烯和壳聚糖的3D壳结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申亚京、王钻开、王立代、杨媛媛、张梅 |
发明专利 |
查看 |
9 |
一种四维光场图像深度获取方法及装置 |
金静,侯军辉,吕咸强、朱智宇、郭满堂 |
发明专利 |
查看 |
10 |
贵金属基材的3维纳米蚀刻方法 |
詹雅文、李扬扬、吕坚 |
发明专利 |
查看 |
11 |
一种提升镉基钙钛矿光吸收层结晶度和覆盖率的方法 |
徐先亿、张晟熙、麦晋康、刘汝庚 |
发明专利 |
查看 |
12 |
二氧化硅包覆四氧化三铁核壳结构磁性纳米颗粒制备方法 |
J·A·扎皮恩、陈盛梅 |
发明专利 |
查看 |
13 |
一种用于控制气泡的响应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姚希、张建强 |
发明专利 |
查看 |
14 |
一种制备厚度可控氮化碳薄膜的合成装置 |
张瑞勤、熊伟 |
实用新型 |
查看 |
15 |
图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和膜电极反应器 |
吕坚、谷佳伦、李兰西 |
发明专利 |
查看 |
16 |
对铁氰化铁进行活化的方法以及由此制备的锌离子电池 |
支春义、杨琪、唐子杰、梁国进 |
发明专利 |
查看 |
17 |
基于微加热器和结构含能材料的微小型点火器及其制备 |
朱莹、马小霞、吕坚、张开黎 |
发明专利 |
查看 |
18 |
基于含能配位聚合物和纳米铝粉的含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马小霞、朱莹、吕坚、张开黎 |
发明专利 |
查看 |
19 |
一种可连续变形的机翼及飞行器 |
吕坚、郝凤乾、唐陶、高原、易圣辉、何小桥 |
发明专利 |
查看 |
20 |
一种可变形的机翼及飞行器 |
吕坚、易圣辉、何小桥、冷劲松、孙健、唐陶、郝凤乾 |
发明专利 |
查看 |
21 |
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和航空发动机 |
陈杰、李秋胜 |
发明专利 |
查看 |
22 |
变焦超构透镜及其制备方法、光学系统 |
林蓉、陈沐谷、蔡定平 |
发明专利 |
查看 |
23 |
一种彩色氮化碳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张瑞勤、熊伟 |
发明专利 |
查看 |
24 |
提高金属材料催化活性的表面改性方法及装置、由方法制备的金属催化材料及其用途 |
吕坚、谷佳伦、姜佳丽、李兰西 |
发明专利 |
查看 |
25 |
钙钛矿量子点复合材料、发光器件、及制备方法 |
麦晋康、徐先亿、袁明鉴、SAMANTARAY Manas Ranjan(马纳斯·兰詹·萨曼塔雷)、王喆 |
发明专利 |
查看 |
26 |
陶瓷前驱体增材复合成型装置 |
吕坚、曹赵文博、赖雪聪 |
发明专利 |
查看 |
27 |
磁控微型螺旋机器人 |
孙东、李俊漾 |
实用新型 |
查看 |
28 |
一种具有高光电催化活性的氧化亚钴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张瑞勤、田浩然、于耀光 |
发明专利 |
查看 |
29 |
一种氧化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姚希、侯昌顺、马瑞 |
发明专利 |
查看 |
30 |
强化热中性适应性的热舒适预测方法及装置 |
张胜、林章 |
发明专利 |
查看 |
31 |
双温空气源热泵机组 |
刘剑、林章 |
发明专利 |
查看 |
32 |
航空发动机旋流器的加工工装、车铣设备及车铣方法 |
陈杰、李秋胜 |
发明专利 |
查看 |
33 |
一种基于醇类溶剂剥离聚合物支撑材料的石墨烯转移方法 |
罗敬东、王文、吴杰云、郑建成 |
发明专利 |
查看 |
34 |
两步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稀氮化GaNSb纳米线 |
何颂贤、王巍、叶晨宝 |
发明专利 |
查看 |
35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掺杂阴离子的方法及正极和电池 |
刘奇、朱和康 |
发明专利 |
查看 |
36 |
一种可用于同步辐射X射线原位表征的原位池 |
刘奇、张炳昊 |
发明专利 |
查看 |
37 |
一种细胞表面蛋白的分离纯化方法及应用 |
张亮、刘国攀、马海英 |
发明专利 |
查看 |
38 |
用于半球面超广角成像的平面超构透镜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
林蓉、陈沐谷、蔡定平 |
发明专利 |
查看 |
39 |
增磁式双定子磁齿轮复合电机 |
刘春华、赵航 |
发明专利 |
查看 |
40 |
交替极磁齿轮电机 |
刘春华、赵航 |
发明专利 |
查看 |
41 |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
刘春华、王武森 |
发明专利 |
查看 |
42 |
一种含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马小霞、张开黎 |
发明专利 |
查看 |
43 |
基于直流偏置的双定子混合励磁磁通反向电机 |
刘春华、喻锦程 |
发明专利 |
查看 |
44 |
双定子双转子磁场调制复合电机 |
刘春华、姚雨晴、喻锦程 |
发明专利 |
查看 |
45 |
开绕组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及驱动器 |
刘春华、刘森轶 |
发明专利 |
查看 |
46 |
无差拍直接转矩控制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刘春华、王武森 |
发明专利 |
查看 |
47 |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装置及驱动器 |
刘春华、董治平 |
发明专利 |
查看 |
48 |
推拉型双(二烷氧基噻吩基)乙烯生色团化合物及含其的复合材料、薄膜和光电集成器件 |
罗敬东、张迪 |
发明专利 |
查看 |
49 |
用于中子散射实验的动态应力加载和同步应变测量装置 |
柯于斌、郑海彪、王循理、兰司、赵雪婷 |
发明专利 |
查看 |
50 |
一种自动换样机构 |
张锐强、梁天骄、王循理、兰司、叶凡、张俊佩、殷雯 |
发明专利 |
查看 |
51 |
一种中子散射静电悬浮器 |
张锐强、梁天骄、王循理、兰司、叶凡、张俊佩、殷雯 |
发明专利 |
查看 |
52 |
物体检测模型影响自动驾驶安全的评估方法、装置及设备 |
楼旸、张金笛、汪建平、徐倩 |
发明专利 |
查看 |
53 |
自动驾驶系统光学攻击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张金笛、付巍巍、张祎凡、汪建平 |
发明专利 |
查看 |
54 |
针对激光雷达攻击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张金笛、付巍巍、张祎凡、汪建平 |
发明专利 |
查看 |
55 |
欺骗攻击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付巍巍、张金笛、张祎凡、汪建平 |
发明专利 |
查看 |
56 |
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吴伟、丁志雄 |
发明专利 |
查看 |
57 |
磁镊控制装置、实验系统、控制方法以及药物递送方法 |
孙东、郑留帅 |
发明专利 |
查看 |
58 |
可拉伸固态离子电极、摩擦纳米发电机及其应用 |
薄祥昆、戴炜烈、王凌云、李玮璐 |
发明专利 |
查看 |
59 |
推拉型含硅不对称米氏碱衍生物的七甲川生色团化合物、复合材料、薄膜和光电集成器件 |
罗敬东、张迪 |
发明专利 |
查看 |
60 |
微纳机器人集群控制方法和装置 |
孙东、邢柳溪、李东方 |
发明专利 |
查看 |
61 |
一种光学发色团化合物及含其的复合材料、薄膜和光电集成器件 |
罗敬东、张迪 |
发明专利 |
查看 |
62 |
一种光学发色团化合物及含其的复合材料、薄膜和光电集成器件 |
罗敬东、张迪 |
发明专利 |
查看 |
63 |
超分辨率图像重建模型训练方法、应用方法及装置 |
孙辉、陈猛、张光烈、李文荣 |
发明专利 |
查看 |
64 |
一种图像真伪识别模型训练方法、应用方法和装置 |
孔臣祺、陈宝亮、李皓亮、王诗淇 |
发明专利 |
查看 |
65 |
过渡金属二硫化物单层晶体的相控合成方法 |
张华、翟伟、王永吉 |
发明专利 |
查看 |
66 |
一种用于合成 2H/1T′TMD 异质相结的方法及基于该方法的器件 |
张华、翟伟、王永吉 |
发明专利 |
查看 |
67 |
一种基于超构表面的可变焦突然自动聚焦光束产生系统 |
冷柏锐、陈沐谷、蔡定平 |
发明专利 |
查看 |
68 |
一种光学发色团化合物及含其的复合材料 |
罗敬东、曾世荣、刘泰立、王文、兰柳元 |
发明专利 |
查看 |
69 |
一种纳米晶 Co-Ni 合金、纳米晶 Co-Ni 合金电镀液及其使用方法 |
王循理、董蔚霞 |
发明专利 |
查看 |
70 |
一种抗中温脆性的多主元纳米析出强化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杨涛、侯晋雄 |
发明专利 |
查看 |
71 |
一种应用于buck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马天录、江朝强 |
发明专利 |
查看 |
72 |
一种混合式纳米晶磁芯及制造方法 |
王一博、江朝强、龙腾、李昕儒 |
发明专利 |
查看 |
73 |
力学试验装置 |
王循理、范紫阳、朱力 |
发明专利 |
查看 |
74 |
快速修复激光诱导石墨烯缺陷的方法和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
叶汝全、程乐 |
发明专利 |
查看 |
75 |
一种磁控液滴内部物质混合的方法及系统 |
姚希、王雪娇 |
发明专利 |
查看 |
76 |
一种陶瓷材料或玻璃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
吕坚、刘果、周志烽、张小锋、鲁馨雅 |
发明专利 |
查看 |
77 |
一种超高强韧多主元金属间化合物及其增材制造方法与3D打印制品 |
杨涛、周英豪、肖维城 |
发明专利 |
查看 |
78 |
一种烟火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李宇翔、张开黎 |
发明专利 |
查看 |
79 |
钙钛矿离子凝胶溶液、钙钛矿离子凝胶膜及包含其的电致化学发光器件 |
麦晋康、徐先亿、袁明鉴、冯健沛、王喆 |
发明专利 |
查看 |
80 |
一种具有互逆变形能力的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朱平安、路宇航、王时雨 |
发明专利 |
查看 |
81 |
一种超洁净转移二维材料的方法 |
李淑惠、刘海俊 |
发明专利 |
查看 |
82 |
一种基于水的液固相变的清洁方法 |
李淑惠、刘海俊 |
发明专利 |
查看 |
83 |
一种具有各向异性粘附特性的液态金属-聚合物柔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
姚希、王晓雅 |
发明专利 |
查看 |
84 |
Synthesis of Transition-Metal-Atom-Doped 1T′-Phase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TMDs) |
张华、姚尧 |
发明专利 |
查看 |
85 |
Synthesis of Unconventional-Phase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 Alloys |
张华、李思远、姚尧 |
发明专利 |
查看 |
86 |
高熵合金纳米结构的合成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合成的高熵合金纳米结构 |
张华、李子健、张安、翟傈 |
发明专利 |
查看 |
87 |
用于电催化醇氧化的 4H/fcc 非常规相铂基纳米材料 |
张华、何震、廖玲文 |
发明专利 |
查看 |
88 |
Preparation of an electrochemical fluorescence probe through covalently modified resorufin on mesoporous silica for electro-fluorescence signal conversion |
陈键林、彭咏康 |
发明专利 |
查看 |
89 |
一种钙钛矿量子点电致化学发光蓝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麦晋康、徐先亿、袁明鉴、冯健沛、王喆 |
发明专利 |
查看 |
90 |
具有环境自适应性的气流传感系统和多物理场解耦控制方法 |
叶汝全、黄丽蓓、李梓豪 |
发明专利 |
查看 |
91 |
用以产生氢气的电池 |
曾志远、梅亮 |
实用新型 |
查看 |
92 |
具有钯纳米颗粒装饰之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及其用途 |
曾志远、梅亮 |
发明专利 |
查看 |
93 |
高稳定性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应用 |
范战西、王娟 |
发明专利 |
查看 |
94 |
一种增材制造化学复杂型金属间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杨涛、肖博、徐连勇 |
发明专利 |
查看 |
95 |
制备由单层氧化石墨烯覆盖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网格的方法 |
李淑惠、江山 |
发明专利 |
查看 |
序 号 |
专利名称 |
专利发明人 |
专利类型 |
简介 |
1 |
一种光学超透镜光片内窥成像系统及方法 |
陈舒凡、陈沐谷、蔡定平 |
发明专利 |
查看 |
2 |
一种多肽自组装因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孙红燕、杨柳、张华堂 |
发明专利 |
查看 |
3 |
样品台、微观观察装置和样品台调整方法 |
申亚京、陆豪健 |
发明专利 |
查看 |
4 |
用于单细胞的旋转注射装置及方法 |
申亚京、陆豪健 |
发明专利 |
查看 |
5 |
一种多肽及其应用 |
何明亮、陈缨、周方行 |
发明专利 |
查看 |
6 |
一种适用于不同SERS基底的磁吸式新冠病毒快速检测装置 |
吕坚、周彬斌、沈君达、李泽彪、张登 |
发明专利 |
查看 |
7 |
条纹斑竹鲨免疫球蛋白新抗原受体可变区库引物及应用 |
杨乃波,项海涛,刘楚新,王媚娘,危立坤,史家海 |
发明专利 |
查看 |
8 |
一种基于层流扩散的血液中外泌体富集微流控芯片 |
杨梦甦、徐涛、邹恒 |
发明专利 |
查看 |
9 |
用于基因突变检测的发夹式扩增阻断法的引物和探针及其应用 |
杨梦甦、徐涛、邹恒 |
发明专利 |
查看 |
10 |
抑制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2 的方法 |
唐阳、阳晨、刘晨煜、陈声 |
发明专利 |
查看 |
11 |
MCM3相关乳腺癌生物标志物试剂盒、诊断系统及其相关应用 |
陈居明、朱孝轩、朱莉娜 |
发明专利 |
查看 |
12 |
将物质传输到细胞内的系统、总控装置、微控制器及方法 |
孙东、高文迪 |
发明专利 |
查看 |
13 |
确定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相互作用蛋白的新方法 |
张亮、严健、李靖宇、易文凯、樊立刚 |
发明专利 |
查看 |
14 |
利用免疫球蛋白关联蛋白质组开发疾病标志物的方法及装置 |
张亮、王鑫、谭苗苗 |
发明专利 |
查看 |
15 |
免疫球蛋白相关凝血因子X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生物标志物 |
张亮、王鑫、谭苗苗 |
发明专利 |
查看 |
16 |
一种牙科复合材料、多层牙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牛鑫瑞、纪唤云 |
发明专利 |
查看 |
17 |
一种dU5`衔接子及其应用和构建的cDNA文库 |
郭骏杰、杨沛欣、赵洁宇 |
发明专利 |
查看 |
18 |
一种高通量实时检测细胞状态的方法 |
史鹏、王子迅、张文军、杨扬 |
发明专利 |
查看 |
19 |
一种灭菌型涂层前体及其制法和应用 |
姚希、侯昌顺 |
发明专利 |
查看 |
20 |
High-affinity anti-EGFP and anti-SARS-CoV-2 vNAR single domain antibodies and use thereof |
史家海、危立坤、王媚娘、杨乃波 |
PCT |
查看 |
21 |
基于拉曼光谱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及方法 |
欧小华、吕坚、缪夏萍、周彬斌、黄晓强、李扬扬、于世辉、欧玮辉、沈君达、程雅婷 |
发明专利 |
查看 |
22 |
一种集成微流控芯片及原代循环肿瘤细胞体外处理方法 |
杨梦甦、崔淼、杨紫邯、 周正东、周小钰、侯旭华 |
发明专利 |
查看 |
23 |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抗癌药物筛选方法、肿瘤细胞迁移研究方法 |
杨梦甦、李文秀、崔淼、李丹宇、周小钰 |
发明专利 |
查看 |
24 |
治疗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方法 |
陈声、杨冠、徐麒、刘晓璇 |
发明专利 |
查看 |
25 |
一种Hsp27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药学上的应用 |
何明亮、鲁桂、黎煌璨 |
发明专利 |
查看 |
26 |
基于液滴微流控的高效率定量线粒体转移的系统与方法 |
孙东、孙佳宇 |
发明专利 |
查看 |
27 |
用于检测去酰基化和/或去甲基化酶活性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孙红燕、魏文宇、张捷、程柯、孟令宽 |
发明专利 |
查看 |
28 |
一种基于亚甲蓝的肿瘤靶向自组装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药学上的应用 |
孙红燕、程柯、张捷、魏文宇 |
发明专利 |
查看 |
29 |
一种半通道抑制剂在药学上的应用 |
刘俊宇、李欢欢 |
发明专利 |
查看 |
30 |
一种柔性SERS病毒检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吕坚、周彬斌、沈君达、李泽彪、张登 |
发明专利 |
查看 |
31 |
一种多目标物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SERS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吕坚、周彬斌、沈君达、李泽彪、张登 |
发明专利 |
查看 |
32 |
铂基光引发剂和光交联剂、它们在加合物形成中的用途 |
朱光宇、徐嘉干 |
发明专利 |
查看 |
33 |
一种抑制鱼类脂肪肝形成的制剂 |
王文雄、马硕利 |
发明专利 |
查看 |
34 |
一种钒酸铋微生物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微生物光电解池与废水处理方法 |
麦晋康、徐先亿、袁明鉴、冯健沛、王喆 |
发明专利 |
查看 |
35 |
A SARS-CoV-2 nucleocapsid protein-specific vNAR isolated from a naïve phage library |
龚金华、王媚娘、邓新 |
PCT |
查看 |
36 |
治疗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相关的细胞因子风暴的方法 |
陈声、杨冠、王晗、徐麒 |
发明专利 |
查看 |
37 |
微流控芯片、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
陈定璇、陈根气 |
发明专利 |
查看 |
38 |
Antibody Scaffolds for Nanobody Humanization |
龚金华、王媚娘、邓新 |
PCT |
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