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秋胜教授获得总值人民币720万元的合约,以创新的监测系统监控大中华地区最高建筑物「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的结构施工,并在竣工后监测其结构安全。
兴建中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位于深圳福田商业中心区,包含一幢超高层办公塔楼和与之连接的商业大楼。办公塔楼有地面楼层118层、地下五层,塔尖高660米,主体结构高588米,预计于2015年竣工,届时将成为大中华地区最高、全球第二高的建筑物。
台风、暴雨、潮湿等华南地区气候特性将会影响超高建筑物的用料、设计,亦会对施工造成不少困难。李教授凭其研究团队研发的「集成监测系统」,成功赢得「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的结构施工监控和健康监测工程」合约,负责为该工程的结构施工监控和健康监测提供技术咨询及指导。
为此目的,李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将运用自行研发的拥有八项专利的新型监测设备及技术,并建立一套创新的集成系统,以便全面监测大楼施工期间及启用后的结构状态。他们在大楼内安装近500个传感器,实地收集风速、风压、温度等气象数据,以及建筑物与其构件的形变、应力、振动等工程数据,以便准确指导施工过程,并监测施工结果的质素,以求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李教授还将运用研究团队研发的一套软件系统,根据采集所得的风压力、地震荷载等数据以及结构的响应信息,评估大楼结构的局部和整体的安全程度,以确保竣工后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李教授说:「运用我们研发的集成监测系统,可以及早察觉施工中的偏差及潜在问题,确保超高层建筑物的施工精准。不仅如此,大楼建成后,这些传感器仍将继续运作,长期收集数据以指导大楼的保养和维修,务求确保其结构安全。这次竞标成功,突显城大的研究不仅卓越,而且适用于实际工程,有助将来建造更高更安全的超高层大楼,造福社会。
李教授多年来致力风工程、结构动力学、地震工程、可靠度及风险评估的研究,已发表226篇国际期刊论文、出版三部专著;他的一项杰出研究成果「超高层建筑风效应的现场实测、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综合研究及应用」,荣获国家教育部颁发的201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李教授现任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的《结构工程期刊》(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SCE)副主编,同时担任10份国际科技期刊的编委。
城大深圳研究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自成立以来已承接国家级课题12项,市级课题1项,企业横向课题1项,共计科研经费1500余万元。该中心拥有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土木与结构工程,屋宇设备工程,工程管理,城市规划,建筑学,屋宇测量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致力于发挥多学科交叉的专业特色和科研优势,为满足多样化的社会及工程界的需求提供以下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和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