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城大国家级研究分中心 推动贵金属工程技术

香港城市大学(城大)获中国科学技术部(科技部)批准,成立国家贵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贵金属分中心),推动贵金属元素及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人才培养及学术交流。

城大在先进结构材料方面的研究领域表现领先,拥有多项专门技术。近五年来,贵金属分中心团队成员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超过300篇。分中心主任、副校长(研究及科技)吕坚教授及其团队进行的一项为期五年的研究项目,四年前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亦称「973计划」)拨款,加上深圳市政府的配套经费,共获资助934万元人民币;另外,大学杰出教授刘锦川教授的先进合金研究,也得到科技部资助150万元人民币。

新成立的分中心将主力从事先进贵金属材料及其加工技术的创新研发,满足高科技产业开发及国防建设对先进金属材料的重大需求,为国家经济作出贡献。中心将获香港创新科技署每年最高500万港元资助,以聘请研究人员及购置先进仪器。

内地与香港科技合作委员会代表团在11月4日到访城大,代表团成员包括科技部、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区联络办公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及香港创新科技署的人员。

内地与香港科技合作委员会代表团到访城大

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博士致辞时表示:「我们希望城大的分中心可发展成具国际水平的研究中心,并加强与内地业界的联系,为两地的科技发展作出贡献。」

吕教授向代表团介绍贵金属分中心。另外,城大秘书长暨海洋污染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林群声教授、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大伙伴实验室)主任陈志豪教授分别报告两个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情况。

贵金属分中心的科研队伍由城大物理及材料科学系、机械及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建筑学及土木工程学系等相关学系的12名教授及助理教授组成,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法国技术科学院院士、能源材料领域专家教授、材料计算与模拟专家教授等。

贵金属元素包括金、银、铂(白金)、钯、铑、铱、锇、钌。这些元素的原子结构特殊,物理化学性质优异,如具备高温抗氧化和抗腐蚀性、优良的导电性、高催化活性等。

贵金属研究与电子、信息科技、催化剂及首饰产业息息相关,在香港及珠三角经济的地位举足轻重。

吕教授说:「 金、银、铂(白金)作为首饰及钟表材料,广为人识;但它们其实与其他贵金属一样,在工业上用途极广。」每一部流动电子产品都含有贵金属,每部计算机的芯片都含有黄金,而愈高端的计算机,对黄金金属超细联线的纳米结构的要求愈高。

目前,城大的科研队伍已成功利用纳米技术改变金属结构,将24k金及千足金的硬度增加数倍。有别于现时大部分业者采用电镀的方法,这项技术利用力学及物理学原理,过程中完全不使用化学程序或物质加工,百份百符合环保原则。

金属硬度增强可令制成品更坚固、不易刮花。吕教授解释:「苹果iWatch的18k金,硬度便比一般18k金高一倍。」

贵金属同时是优质催化剂、高功能能量储存器件,更可用于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合金设计及航空航天抗氧化领域。新成立的分中心将开发新贵金属材料及改进传统贵金属材料,令产品更可靠、耐用,成本更低,满足现今社会的发展。

吕教授说:「我们的研究方向包括新一代基础金属材料、贵金属纳米材料及新型材料计算;在应用上,将集中开发贵金属材料在集成、耐用度、寿命、质量等的研究。」

另外,刘教授较早前与本港其他四所大学的科学家获研究资助局拨款1,000万元,加上大学的配套资金,向美国的科学仪器制造商CAMECA公司购入一部三维原子探针断层摄影仪(型号LEAP 5000),分中心可以利用这部先进设备,在微量附加元素和多元贵合金进行深入的研究。

贵金属分中心属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香港成立的第二批分中心,由香港创新科技署遴选及赞助。本分中心由城大与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国家贵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组建。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有「铂族摇篮」之称,是中国贵金属领域内知识及技术创新的主力。

转自:http://wikisites.cityu.edu.hk/sites/newscentre/ch/Pages/201511041800.aspx